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什麼是"零基預算"Zero base budgeting


預算從零開始而不管前期編列情況的系統,由美國在複雜的太空計畫中,為使預算更為明確,更為合理,更具系統,更具建設性,而且更著重成果所發展出的預算制度,以補增額預算之缺點。管理者必須說明為何該部門需要該筆預算,重新評估組織的每項活動,以決定其預算是否應刪除、減少、維持或增加。

   「零基預算」(Zero Based Budgeting ,ZBB)是編製預算的一種具體方法,即不考慮過去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,以「歸零」為基點分配預算的方法。一定要有清楚的目標與效能的觀念,並遂行目標管理,把有限資源作合理的分配,如此才能藉著計畫的檢討,完成最為優先的計畫方案,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效果。
   「零基預算」是預算編製改革的主要內容,每年對各項經費的分配,都要根據任務需要與財力可能,從「零」開始重新安排。任務加重,經費就相應增加;任務減輕,經費就相應減少;任務完成了,經費也就不再安排,從而增加經費分配的針對性和計畫的有效性。

   「零基預算」雖以預算命名,但其基本目的在作為管理的工具,於實際推行時,均需先有共同一致的可達成的目標及策略,作為「預算與工作計畫配合表」,如教務處下設教學、課務、註冊、設備、實驗研究五組,編制預算時,這五組分別提出工作計畫及其所需的預算。所以,此教學、課務、註冊、設備、實驗研究五組均為零基預算的決策單位。各科教學研究會也是零基預算的決策單位,均需提出自己的工作計畫及相關預算,俾能直接據以編製可以執行的作業預算。

   就預算編製的的程序而言,經常性的預算,是由基層的各組、各學程及各教學研究會提出。如屬重大或統合性的計畫,則由處室主管提出。例如綜合高中部為因應未來校務發展的需要,提出綜合高中數位設計教室計畫,編製新教室籌建預算。此「綜合高中數位設計教室計畫」就成為零基預算的決策單位。
   推行零基預算法的基本認識:
1. 要提昇效能,要撙節經費,必須依賴零基預算。
2. 零基預算的預算籌編是由下而上。
3. 預算應由工作計畫(業務計畫)執行者草擬編製。
4. 預算起始點落在每一工作計畫(業務計畫) 的執行單位。
5. 預算書順理成章成為每一工作計畫(業務計畫) 的執行方案。
6. 回頭檢視,看看有無刪除的必要。
7. 預算規劃完成,並定出優先順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